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剑川 / 文化旅游 / 文旅活动

禅宗

  •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7日
  • 来源:剑川县人民政府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元代以后,佛教密宗阿吒力势力逐渐削弱,佛教禅宗各派乘势传入境内。禅宗拓建山寺,逐渐在剑川白族地区兴盛。传入剑川禅宗主要有临济、曹洞、云门三宗。临济宗居石宝山寺及石龙寺;曹洞宗居羊岑松泉寺;云门宗居德峰寺。三宗中以临济宗最盛,曾出过数名有名望的僧师。禅宗男信徒称“比丘僧”,女信徒称“比丘尼”。“比丘僧”与“比丘尼”俱出家修行,不婚不嫁,寄生于寺院中。“比丘僧”称为“和尚”,受戒后主持法事,衔称“释迦如来遗教弟子临坛奉行宝咒法事沙门某某”,因此,“比丘僧”又称为“沙门弟子”。 

        明初直至清代中叶,剑川禅宗更加活跃。明初,柳龙冲(今金华)建崇真寺(清乾隆十年改为报国寺),剑川沙溪寺登又于永乐十三年( 1415)建兴教寺,兰州白石江(今新华)建觉民庵,僧众云集,佛事频繁,为剑川禅宗鼎盛时期,直至清代中期。 

       清代末期,战争年连,民生凋敝,佛教禅宗、密宗同时衰落,禅宗寺宇逐渐荒芜,僧徒还俗民间,少数留守寺庙僧尼,为人诵经做佛事,只能迎合剑川白族心理,掺进本主浩封、各类“白语经文”等内容,勉强维持寺庙支付。民国以后,乡村教育逐渐兴盛,许多佛寺及寺产被充作学校产业。除供时人游玩之宝相寺、兴教寺、石龙寺、双龙寺、满贤林诸寺香火较旺外,其余大都衰落。禅宗和尚逐步减少。1953年以后,禅宗和尚大多还俗,停止宗教活动,1980年以后,禅宗逐渐恢复活动。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