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剑川 / 名城剑川 / 保护名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川白族

  •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4日
  • 来源: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剑川白族分布在全县八个乡镇,92个行政村。2016年末白族人口16.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0.16%,为全国白族聚居比例最高的县份,被誉为“白族之乡”。剑川是汉藏文化和东南亚、南亚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口,剑川白族除保留了自己民族的语言、生活习俗外,主要吸收了汉族文化和习俗。至今,白族语言、风俗习惯中还保留着中原已经失传的古汉语借词和汉族风俗习惯,极大地丰富了白族文化生活内容。随着各种文化的传播,大量推动社会前进的各类生产技术、技艺进入境内,促进了剑川陶制品、木石工技艺进一步系统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地方民族工艺。

剑川境内先民们的农耕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影响着剑川以白蛮(白族)为主体的世居民族的生产生活。这种农业、畜牧等传统生产习俗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延续并影响至近现代。

剑川白族在南诏时期形成统一的民族,并得到了统一初步发展后,到大理国时期,由于自上而下信奉佛教,汉文化以“宗教文化”的形式普及提高,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白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元、明、清三代,是剑川白族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的统一,开阔了白族的眼界,使白族人能够到中原饱览祖国山河,直接学习汉文化,促进汉、白文化交流,维护祖国统一。20世纪下半叶,整个剑川白族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辉煌时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得到逐渐消除。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大理地区成立了民族自治州。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关怀,民族自治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各级政府中都有本民族人士参加,实现了民族平等。剑川白族不仅已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还拥有一大批企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白族,正以豪迈的步伐,迈向新世纪。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