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剑川 / 文化旅游 / 文物古迹

【石钟山石窟】

  •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0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又称剑川石窟。在云南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石钟山系石宝山的支峰,因山上有石如钟而得名。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村区,计十七窟,造像一百三十九躯。石钟寺区共有八窟,第一、第二窟雕有南诏王造像,是研究南诏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为全窟的重点;第三至七窟是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是石窟群中艺术性较高的几处。狮子关区有石窟三处,其一为南诏王全家造像,俗称“全家福”;另一为俗称“酒醉鬼”的雕像;第三处在巨石之上刻一位深目高鼻的人,旁镌“波斯国人”四字,实为天竺(今印度)僧人。沙登村区有石窟六处,在甲子寺悬崖的缝隙中雕刻的多闻天王和增长天王像,高达2米,威武雄壮。石窟开凿于南诏(唐)、大理国(宋)时期,是云南白族先民创造的石刻艺术宝库。

 

【石钟寺区第一窟】

在石钟山石窟石钟寺区。窟高1.34米,宽1.7米。窟内雕一平座,其上有八个人物,据传正中是南诏王异牟寻,着圆领宽袖偏襟长袍,袖手坐龙头椅上。左右雕头戴短翅幞头、脚穿靴子的两位清平官郑回和杜光庭。异牟寻右方侍立三人,分别抱剑、持扇、拿长柄麈尾;左方侍立二人,分别捧盒、持赤藤杖。异牟寻和郑回是促进南诏和唐友好,对加强民族团结有贡献的历史人物。此窟对研究南诏史有重要价值。

 

【石钟寺区第二窟】

在石钟山石窟石钟寺区。窟高1.37米,宽1.52米。内雕十六人,是石窟群中人数最多的一窟。窟外檐雕三重,第一重瓣状花纹,第二重连珠纹,第三重垂幢纹。其下雕成半卷的人字形幔帐,使石窟显得象一座雍容华贵的大厅。窟内南诏王阁逻凤坐在双尤首椅上,椅前卧一狮一虎,左侧雕六人,右侧雕七人,其中之一是南诏史上有名的阁陂和尚。阎逻凤前侧左右各坐一清平官。还有持扇的侍从,执旗的武士,抱剑、捧瓶的童子以及文吏等人物。此窟场面宏大,布局匀称,人物姿态各异,表情栩栩如生。器具、服饰雕刻细致入微,是南诏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

 

【狮子关区第一窟】

在石钟山石窟狮子关区,俗称全家福。窟高0.6米,长1.24米,上有一巨石为檐。窟内雕一平座,其上有五个人物。正中是南诏王和王后,王戴黑色高冠,蓄络腮胡须,执笏;王后戴莲花冠与项圈耳环。中坐幼年王子,围兜肚。两侧坐男女青年各一人。座下两侧站立男女侍者各一。窟内雕日、月,日中有三足金鸟,月中有桂树蟾蜍。据座后屏障上石刻题记,此窟为南诏王细奴罗全家造像,建造者名元玫,题记作者昌宁。

 

责任编辑:网管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