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剑川要闻

陈慧琴:向阳而生 勇夺冠军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日
  • 来源:(剑川县融媒体中心报道)吴剑熔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图片来源:陈慧琴)

“冠军!中国队!”10月26日晚,观众的欢呼呐喊声响彻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久久不散。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女子轮椅篮球决赛落下帷幕,中国队61:30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实现卫冕。这也是中国轮椅女篮队第三次获得亚残运会冠军。

这支由12个坚强、敢拼、能赢的中国姑娘组成的队伍,还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仅有24岁。其中,年仅21岁的陈慧琴,来自云南大理剑川县,是此届亚残运会大理州参赛的4名运动员之一,也是剑川县参赛的2名运动员之一。

出生于剑川县甸南镇回龙村的陈慧琴,从小就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9岁那年右腿突然行动不便,经过多级检查查出是患上了骨癌,一段时间的治疗并没有效果,最后只能截去髋关节以下的右肢。正是好动爱美的年纪,命运却当头一棒,可是陈慧琴没有屈服,身体的病痛,心里的苦痛,都化为她坚强前行的勇气。

“为了活命,我接受截肢的现实。我妈妈经常为我流泪,我还安慰她,告诉她我会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坚强的种子从小就长在了陈慧琴的心里。

自强不息,必受眷顾。一年以后,州残联到剑川县选拔残疾人运动员,陈慧琴参加了选拔,选上并被推荐参加轮椅篮球项目。右肢残缺已是行动的障碍,上场比赛更需克服心理的障碍。陈慧琴小小的身体却蕴藏了无限的可能。参加集训,坐上轮椅,控制轮椅,球场竞技,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泪水。推动轮椅时手掌磨出的水泡破了一层又一层,体能训练时流出的汗水浸湿了球衣一件又一件,球场对抗时连人带椅摔倒爬起了一次又一次。无数次的摸爬滚打,陈慧琴一次又一次站在了更高的比赛场上。

2015年9月,13岁的陈慧琴参加了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轮椅篮球比赛,获得第三名,随后她在2017年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上,获得第三名。

2020年1月6日,陈慧琴入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开展的赛前集训名单。2023年10月1日至10日,陈慧琴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U25女子轮椅篮球世锦赛,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加拿大队,在半决赛中负于美国队,在铜牌争夺战中战胜西班牙队,最终获得第三名。

2023年10月11日,陈慧琴入选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名单。在备战杭州亚残运会过程中,中国轮椅女篮队每周从周一到周六,一天三练,每次训练达3小时。上午基础训练,下午战术配合,晚上技术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技术、轮椅技术、投篮传球、人车球结合、战术跑位等。轮椅篮球赛场使用的是专用竞赛轮椅,参赛运动员每推动轮椅两次后,必须运球、传球或投篮。比赛过程中,不允许臀部离开轮椅座位,或者将脚触及地面做支撑。将冰冷的轮椅融入到热血身躯中,使其合二为一,运用自如,是每个运动员的“必修之课”。

夺冠绝无捷径,唯有训练和拼搏。轮椅篮球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比赛,在攻防中,碰撞、摔倒是家常便饭,运动员在奋力拼抢过程中,带着轮椅整个翻倒在地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摔倒了,站起来,有时甚至是在对手的帮助下,重新投入到比赛,这是一种超越竞技比赛的体育精神。中国轮椅女篮队主教练陈琦曾说:“运动给了许多残疾人第二次生命,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勇敢地走向篮球场。走出家门、走上赛场,便意义非凡。”

(图片来源:陈慧琴)

如今的陈慧琴,赛场上是队伍的大前锋,具备强大的篮板球能力和出色的防守技巧;工作中是甸南镇残联理事,为推动全镇残疾人工作尽心尽责;生活里是家中的开心果,父母心中懂事坚强值得骄傲的好女儿。

“我要好好比赛、好好工作,争取将来参加残奥会的比赛。”眼中有光,脸上有笑,脚下生风,陈慧琴心中坚强的种子渐渐绽放,这是一朵无与伦比、绚丽坚韧的青春之花。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