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剑川要闻

“遗”见倾心 多彩年市贺新春——剑川县2023年新春非遗集市开市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0日
  • 来源:(剑川县融媒体中心报道)李丽琴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1月19日,由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剑川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遗”见倾心多彩年市贺新春——剑川县2023年新春非遗集市开市。州文旅局一级调研员李建华出席开市活动并讲话;县委书记李增堂宣布剑川县2023年新春非遗集市开市;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韬致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仕华,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张燮举,县政协副主席李玉新,副县长陈红丽,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灼林等出席活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梅秀主持开市活动。

李建华代表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向活动的开展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对大理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给予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了感谢,他说,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非遗资源富集、一直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各界人士参与非遗保护承传的热情高涨。目前,大理州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23项,其中国家级18项、各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12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大理的非遗保护传承在助推大理的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走出了非遗保护的大理特色之路。

李建华指出,剑川是我州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基地,剑川木雕、剑川黑陶等项目是我州乃至全省非遗传承保护的标志性项目,在剑川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剑川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州的前列,在推进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在助推剑川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希望携起手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要求,紧扣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目标,将非遗之美、文化之韵融入社会生活,让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和谐共生,描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美丽画卷。

张韬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帮助支持我县非遗工作的各级各部门致以谢意,并问候了广大非遗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等,他说,2023年新春非遗集市开市,既是我县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州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张韬指出,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遗产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近年来,剑川县始终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探索“非遗+”的发展新模式,力促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产业等融合发展,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2022年12月,剑川楹联、白族儿童玩具制作技艺、剑川山火腿制作技艺、剑川白族土陶、白族民居营造技艺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目前,剑川县共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1项、州级11项、县级31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0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健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次非遗集市到2月5日结束,集市融汇了剑川木雕、布扎、土陶、白族服饰、篾编、木甄子、酥饼、火腿、麦芽糖等项目,让传统文化、非遗技艺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客人可以现场观赏非遗项目、品尝传统特色美食,在新春喜庆中体验剑川的历史文化,近距离感受剑川非遗魅力。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