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剑川要闻

双河四家彝族村的和乐生活

  •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李丽琴 段涤瑕 李四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走进金华镇双河村四家彝族村民小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宽敞洁净的大道两边是一排排整洁漂亮的房子,太阳能路灯灯杆上绘着象征彝家符号,村民陆旭祥和两只大白鹅在村口小湿地的水池边悠闲走动,一派美好和谐景象。这是剑川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补齐民生短板,发展产业促增收,让群众记得住乡愁和乐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前我们都住在3公里外的一个山箐,东一家西一家,只有几间简陋的土木结构平房,全家人年收入只有六七千元,水电不通,交通和生产生活都极不方便,自从搬迁到这里,住进政府给我们盖的这些新房子后,日子慢慢好过起来,夜晚出门有路灯,我们做饭也不用柴禾了。”

跟随陆旭祥走到他的家中,看到他家的院落整洁,厨房里冰箱、电饭锅一应俱全,阳光正透过遮阳网筛落在一垄垄重楼上,七八双洗干净的鞋子正晾晒在阳光下,客厅里贴了30多张他儿女的奖状。“这是今年8月份种下的重楼,当时村党总支部给我们买了每户价值1万多元的种苗,给我们作了种植规划和技术指导,明年三月份这些重楼就长出来,5年后又会给我家增加一大笔收入。我希望孩子都能成材,以后也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陆旭祥开心地说。奖状和鞋子都是他正在剑川一中上学的3个儿女的,他的3个儿女都享受着国家的各项教育帮扶政策,他家养着几十只山羊,还养着猪和鸡,种了花椒和芸豆,加上他生态护林员的工资收入,他们一家子的日子过得很是和乐。对于未来,他计划多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坚信日子会过得一年胜过一年。

金华镇双河村四家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于2016年3月启动实施,项目总投资1502.66万元,完成房屋主体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彝族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太阳能路灯、公厕、小湿地和垃圾焚烧炉建设等。当年11月竣工后15户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在后续产业发展中,该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模式,不断组织实施产业扶持等项目,除了积极发展山羊养殖业,已经完成520亩花椒和1300亩芸豆种植,并于今年8月份帮助安置点居民种下了每户10020元价值的重楼种苗,有效增强了群众发展后劲。

“除了重楼、花椒,我还养着蜜蜂60多窝,蜂蜜年收入有一万多元。明年花椒收成会超过今年很多。重楼原来就种了一亩多,去年已经收入2万多元,预计5年后将有5万多元收入。”相对于陆旭祥家,不远处的杨国全家多了一桶蜂巢、放在大锅和簸箕里还没晾挂的猪肉、香肠。重楼除了下地种植的,还有红褐色花盆里的,都覆盖着一层松毛,整齐规律。

“我媳妇前两年出车祸后长期服药,三个孩子都在读书,空闲时我打打零工,有国家的医疗、教育等帮扶政策,我们一家的日子还过得去。”生活的重担没有削弱这位彝家汉子“我要脱贫”的决心,面对生活,他充满感恩和希望:“以前我们吃荞面粑粑和洋芋,每天‘三吹三打’,现在天天吃大米饭,国家这么帮扶我们了,我们更要努力才是。我们彝族历来就很勤劳,只有通过勤奋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让日子越过越好,才能对得起帮助我们的人。”

彝族文化广场边除了有村民小组活动室、四家彝族村史馆,还有幼儿园。七八个孩子正在开心地玩着游戏,他们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人忘记了此时正是寒冬,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天。

离四家村不远就是老君山玉女峰,村史馆管理员杨忠福说:“以前我们思想陈旧,很多生活习惯不科学,近几年我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四家村除了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和积极做着移风易俗工作,还一直在谋划老君山玉女峰生态旅游及少数民族风情休闲游等旅游项目,不久之后,村庄该是另一种新图景。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