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剑川要闻

扶危济困暖民心践初心

  •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3日
  • 来源:县委初心办 李华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县将“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核心工作,紧紧抓住群众最关注、最需要、最期盼的问题,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依托各级党组织、公共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及时发现需要救助对象,让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助,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好,把每一名群众关心好。

2019年9月底的一天,县民政局收到消息:羊岑乡石登村的一个村民不幸去世,妻子离家多年,至今杳无音信,大女儿已外嫁,本就不幸的家庭现在只剩下一个读初中的小女儿,连后事都没有能力办理。“立刻启动紧急程序,给予临时救助”“今天内让财务把救助款打下去”“一定要关注该户,以后低保动态要作为重点。”民政局迅速召开会议商议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救助。

就在不久前,沙溪镇联合村一对夫妇创业致富,正当事业开始阶段,不幸从天而降,丈夫和儿子发生意外,双双离世,家里一时之间失去了主要劳动力,生活面临巨大困难。民政部门得到消息后及时行动,主动对该户进行了临时性救助,解了燃眉之急。在跨年之际,县乡两级及时沟通,再给予了5000元的临时救助,还将这一家人纳入了农村低保中,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主题教育中,我县深入排查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中的短板问题,开展农村低保动态管理精准施保大排查专项行动、“回头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排查、推动阳光低保等工作,不断实现动态管理精细化、常态化,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精准施保,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全县共有4209户13059人纳入农村低保。2019年,3800多个困难家庭得到了及时救助,其中72个家庭得到了主动救助。临时救助缓解了群众的暂时困难,给困难家庭及时送去了温暖。

甸南镇有个六十岁的老人想申请农村特困供养,但由于存在养父子关系,条件不符,审批没有通过。考虑到无实际赡养情况,民政部门先行对他进行了临时救助,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通过司法调解,解除了名存实亡的养父子关系,把李某某按程序纳入县城乡特困供养人员范围,还根据其本人意愿住进了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现在的政策真好,我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很安心,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住在敬老院中的老人笑着说。

“通过主题教育的查摆聚焦,进一步织密织牢了覆盖全面、救急解难、托底有力、持续发展的基本民生保障网,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制度的积极作用,温暖了困难群体,也进一步务实了民政系统干部作风,砥砺了初心,把事关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做细做实。”县民政局副局长王晓川说。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