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贫攻坚工程。争取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7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9亿元,统筹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1.8亿元。协调争取上海帮扶资金和中国电建集团定点帮扶资金6400万元以上,争取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亿元,完成剩余贫困人口426户1308人贫困退出,确保脱贫退出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教育惠民工程。实施12个行政村(金华镇新仁村、三河村,沙溪镇溪南村、华龙村、长乐村,马登镇东华村、新民村、江南村,老君山镇启文村、建基村,象图乡沽泥盆村、下登村)“一村一幼”建设项目。完成县职业高级中学食堂建设项目、甸南镇上关甸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
三、卫生惠民工程。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启动血吸虫病防治站综合楼建设项目。启动“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完成4700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开展健康基层行大型义诊12场次。
四、扶残助残工程。为全县300名贫困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和集中托养服务,为20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适配助行器,为30户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扶持20户贫困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为10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
五、交通惠民工程。全面完成剑川马登至云龙长新公路(云剑公路剑川段)一期19.2公里,二期9.7公里建设任务。实施金华镇文榜村、沙溪镇红星村及石龙村、老君山镇美水村、弥沙乡西庄村等5个村农村公路窄路面加宽20公里。
六、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实施2020年棚户区改造项目400户,上半年100%开工,年底基本建成160户。完成16栋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推进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
七、就业创业惠民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稳定在25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75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0人,扶持自主创业140人。
八、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剑川片区民族文化博物馆群建设,以张伯简纪念馆为重点,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完成线上线下“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不少于80场次;完成覆盖全县8个乡镇的群众文艺队伍培训。
九、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金华镇文华村、甸南镇永和村、沙溪镇长乐村和羊岑乡新松村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条件。
十、公厕及停车场建设。改造60所学校60座旱厕,拆除重建4所学校4座公厕。新建和改建城市公厕5座、旅游公厕9座、乡镇公厕19座、行政村公厕15座、农村户厕7784座。县城建设12个停车场,其中:地上停车场10个,地下停车场2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