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 000000000/2019-17376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1473696000000
  • 发文字号: 〔〕
  • 体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 剑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3日
  • 来源: 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5月8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与《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运行困难的不利因素,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在2014年考核结果变好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1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财政总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49亿元、同比增长3.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964元、同比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35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61亿元、同比增长1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19亿元、同比增长8.05%,贷款余额18.78亿元、同比增长7.29%。
(一)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种植中药材10万亩,季差蔬菜3万亩,芸豆3.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6万亩,创建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家、农业庄园4家、家庭示范农场10家。粮食总产量达9198万公斤,增长3.1%。收购烟叶8. 98万担,烟农收入1.38亿元。家家俏万头猪场投产运营,建成4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5个奶牛家庭牧场、4个家畜改良点、1个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引进皇氏来思尔乳业整合银河乳业奶源基地,实现畜牧业产值4.96亿元,增长1.49%。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指导服务好传统矿冶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剑阳生物片区建设,收储土地350亩,凯林宾仕芸豆加工厂、滇本草中药饮片厂开工建设,丹增公司20万吨硫酸项目稳步推进,风力发电企业运营正常,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0.16亿元。大力推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启动了石宝山·沙溪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千狮山·川古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沙溪古镇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95亿元的方达酒店投入试运营,沙溪兰林阁酒店已完成主体建设,茶马古道文化体验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98.14万人次,增长12.23%,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6.65亿元,增长27.21%。争取并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产品展示中心。金融支持更加有力,富滇银行剑川支行顺利建成。
(二)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1亿元,增长27.49%,实施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国道214线剑川过境段提级改造、老君山水库输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先后完工,农田水利重点县、县城供水改扩建、弥沙河治理等工程有序推进,县城至清坪庆华农村公路(剑鹤公路)改造、天然气综合利用、县城二级客运站等项目开工建设,投资6375万元完成15个行政村通村油路95.4公里,启动了投资7979万元的13个行政村106.1公里路面改造项目,西电东送超高压羊岑新松换流站、大干场水库扩建、黑潓江沙溪段河道治理、金龙河入湖口湿地恢复工程顺利开工,剑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和金(华)沙(溪)高速公路PPP项目、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
(三)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完成国道214线过境一级公路三期路基工程,县城“五纵五横”路网进一步拓展延伸。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工。“三清洁”活动扎实开展,省级园林县城和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3.25%,绿化覆盖率达38.5%,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古城保护力度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古城客栈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剑川古城市网综合入地建设、古旧民居建筑修复、原教育局片区改造等项目稳步实施。沙溪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项目和金华、甸南、沙溪“三清洁”州级示范带创建稳步实施。“点亮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和重点村建设成效明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项目顺利推进。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总上线率98.4%,居全州第5位。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和大病保险机制,新农合参合率达99%,筹资标准由380元提高至470元。继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推进优生促进工程。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10个村级篮球场、2个文体广场和13套健身路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7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53个,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8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26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103770人,发放基础养老金4986.04万元,支付农业补贴2252万元。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实施拆除重建1500户,修缮加固900户,完成特困户住新房251户。县档案馆成功创建为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档案馆。
(五)生态建设富有成效。紧紧围绕打造“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剑川生态环境,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护,启动金华山森林消防隔离工程,投入护林防火资金607万元,护林防火工作取得实效。完成造林1.82万亩,森林抚育6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113.49万元。启动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实施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流域治理和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加快剑湖“三退三还”建设和西湖整治。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4个,坚决遏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圈占土地,守住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超额完成州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
(六)脱贫攻坚全面提速。全年争取各类扶贫开发资金 2.6亿元,象图乡整乡推进项目即将全面完成,老君山镇整乡推进、黑潓江片区沙溪镇扶贫综合开发、6个行政村整村推进和5个州级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实施,启动了马登镇整乡推进和贫困山区散居少数民族综合扶贫开发,甸南镇、羊岑乡整乡推进实施方案和24个贫困村脱贫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成立了74支扶贫工作队,实行“4321”干部包保机制,实现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和干部帮户全覆盖。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及时编制2410户8981人的易地搬迁规划,年内完成了180户55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完成沪滇对口帮扶合作各类项目。
(七)和谐建设持续深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创新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方式,对人大审议、视察事项件件作反馈。建立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规划,组织“法律八进”等活动300场次,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22053件,调解成功21612件,调解成功率98%。开展了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完善信访体系建设,州、县、乡三级视频接访和网上信访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城乡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加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妥善处置社会热难点问题,依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乡镇武装部规范化达标建设。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全县无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防震减灾、应急处突、救援体系不断健全,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八)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与省州同步实施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设,精简县级行政审批事项95项,梳理451项行政审批和社会管理服务事项,实施乡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积极推行县乡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了42个县乡部门权责清单,涉及6600项行政职权事项,对应51192项责任事项和45175项追责情形。不断完善扶贫资金、民生项目、土地出让等项目的审计监督制度,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成果。加强政务督查工作,扩大督查范围,提高督查效果。加大责任追究工作力度,围绕重点项目实施、重要工作推进,抓住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成果,“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四风”问题整改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完成县人民政府承诺的10项惠民利民实事此外,防震减灾、气象、统计、审计、机构编制、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双拥、人民防空、外事联络、老龄、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去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保证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十二五”是我县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生态建设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为“十三五”顺利开局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2015年与“十一五”末相比较,地区生产总值由13.3亿元增加到25.61亿元,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由1.66亿元增加到3.5亿元,年均增长16.0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0.98亿元增加到2.49亿元,年均增长20.49%,财政支出由6.5亿元增加到15亿元,年均增长18.2%。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4.9:46.4:28.7调整为21.9:44.7:33.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6.74亿元增加到12亿元,增长78%。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创建为云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工业总产值由16.11亿元增加到30.16亿元,增长0.87倍。工业园区“一园四片区”已有29家省内外企业入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17亿元增加到8.61亿元,增长1.06倍。旅游社会总收入从4.36亿元增加到26.65亿元,年均增长44.25%。石宝山·沙溪古镇和千狮山景区分别创建为国家4A级和3A旅游景区。三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64亿元,比“十一五”增加67.15亿元,增长2.99倍。剑兰二级公路、大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里程达409.63公里,国道214线过境一级公路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完成老君山水库及配套输水工程、县城补水工程、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建成了阿鹏文化广场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现金华一小、二小和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整体搬迁。启动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成风电232兆瓦。四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亿元,建成商品房923套,城镇化率由24.63%提高到了33%。剑川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完成赵藩文化园一期工程。投资8321万元实施沙溪、甸南中心集镇建设项目,有2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功探索出以原貌保护为主的传统村落发展典范中瑞合作“沙溪模式”。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2011—2013年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中被考核为全国26个“变好”的县域之一。城市垃圾处理率由89%增长到96%,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无到有,达到82%。五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66亿元,共减少贫困人口3.6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了20.6个百分点。“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2家民营医院顺利建成投入使用,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99%。建成4个灯光篮球场、58个村级篮球场、15个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和42套健身路径。投资4.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3750户,建成城镇保障性住房2036套。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发放基础养老金5656.45万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3964元、6835元,年均分别增长11.82%和27.74%。六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任务,启动了整县推进工作。旅游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列为中央编办试点并取得了明显突破。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0个,州外实际到位资金153.4亿元,年均增长30%。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县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驻剑部队官兵,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剑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三次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二是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仍未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三是财政可用财力相对较少,刚性支出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四是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五是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调整日趋复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增大;六是少数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相对落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加快发展的办法措施不多。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以及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两个重点,做好城乡统筹、脱贫攻坚和民族团结三篇文章,打造文化旅游、木雕石刻、特色农业、生态文明四个品牌,加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预期目标。到“十三五”末,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4亿元、年均增长9.5%;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年均增长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7.35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19亿元、年均增长10.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594元、年均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45元、年均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三)主要工作
——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抓住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及我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等机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绿色强县、绿色惠民”,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生态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幸福剑川。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支撑条件。完善路网、水网、航空网、能源网、互联网五大基础网络,实施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做好桃源水库前期工作,支撑全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统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培育两型产业体系,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产业战略定位,全面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主动融入滇西城市群发展布局,凸显县城片区开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特色建制镇、小集镇建设,城镇化率大幅提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1%,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
——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坚持文化立县、和谐安县战略思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示范县创建,在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两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民生为本、因地制宜、产业支撑、强化基础、综合配套、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以“满足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培育相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能力、提升全体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扶贫、素质提升、贫困社区制度建设五项工程,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双提高,推进剑川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投入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不断改善民生质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共享发展、推进社会建设、改善社会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全面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依法治县,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稳定。
——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发展更高层次的县域开放型经济。丰富县域对外对内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协同推进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对外对内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县域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序扩大县域经济对外对内开放,形成对外对内开放新体制。以扩大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和积极参与多重外向区域合作为核心,推进“转方式”与“谋发展”相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相结合、“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加快开放型经济建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立足生态文明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建设文化旅游强县要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审计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以新型城镇化为着力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地区协调发展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领域改革为核心,构建开放型和法治型的创新体制机制。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县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按照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总体要求,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在2015年国家考核的基础上持续保持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3%和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GDP能耗下降控制在州下达指标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五网”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加快五大基础网络建设,做好项目策划与包装,集中推出一批效益高、带动强的重点项目。一是加快路网建设。重点抓好平甸公路、环剑湖公路、马象公路、老君山旅游公路、华丛山公路、马坪关至弥井公路建设,完成11个行政村99.1公里路面改造和鹤庆—剑川—兰坪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启动金(华)沙(溪)高速公路。二是强化水网建设。加快以大干场水库扩建工程为代表的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步伐,抓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黑潓江沙溪段河道治理、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和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利设施的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做好螳螂河水库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滇中引水工程剑川二级配水项目。三是推进航空网建设。积极做好剑川县二类通用机场招商引资等前期工作。四是加快能源网建设。大力推进西电东送超高压羊岑新松换流站项目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山区通电建设,做好煤炭资源整合升级,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完成天然气综合利用一期配套工程建设,把剑川建成滇西北重要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示范基地。五是加快互联网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建设高性能网络,增加信号基站数量,优化信号基站空间布局,形成对互联网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突出基础地位,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念好“山字经”、打好“果药牌”、下好“特色棋”,坚持“抓大户、抓合作社、抓龙头企业、抓示范庄园”的工作思路,努力走出一条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达到12.7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2%以上,达到21.45亿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中药材12万亩、高原粳稻8万亩、地膜包谷9万亩、马铃薯5万亩、芸豆3.5万亩、蔬菜3万亩等六大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基地建设。发展壮大畜牧业,扶持以“高原猪、特色羊、地方鸡、优质牛”为主的特色生态养殖业,力争发展5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牧业产值增长6%以上。坚持控量提质增效,种植烤烟3.16万亩,收购烟叶8.52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36亿元。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科技措施普及推广,力争粮食总产增长2%以上。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全国试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抓大户上规模、抓特色建基地、抓服务建体系、抓典型带全面,扶持发展1个龙头企业、10个示范家庭农场、10个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和4个农业庄园。开展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抓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高度重视“三品一标”保护和开发工作,实施好“云品入沪”推介活动,着力提升品牌价值。
(三)突出园区建设,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与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推广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州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提升矿冶、建材、能源、木器石雕、生物资源加工五大产业,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着力做深清洁载能产业,开展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力促丹增公司项目投产,推进双河煤矿机械化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生物资源加工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确保凯林宾仕8000吨芸豆和滇本草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以狮河木雕文化产业园、剑阳生物片区和梅园建材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园区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狮回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园区产业配套条件,增强园区吸引力,优化园区投资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构筑良好的发展平台。继续实施“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发展壮大非公经济。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制度,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加强煤、电、油、运、水的调度保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强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四)突出文化旅游,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富民富县进程。围绕建设白族文化生态旅游大景区定位,着力实施剑川县旅游产业发展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景区规划、大景区投入、大景区建设、大景区效益”四大工程,加强与城乡建设、交通、环保、林业、土地利用、文化等发展规划的融合互动。加快推进沙溪茶马古道文化体验中心、墨斗山文化产业园建设和精品景区创A工作,稳步推进全县特色民居客栈改造建设。依托旅游资源富集的金华—甸南、沙溪—弥沙、马登—老君山—羊岑三大旅游扶贫片区,打造一批旅游扶贫重点村,引导创新发展“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完成2016年上海旅交会剑川特色木雕展示和剑湖木雕旅游小镇规划,启动马登温泉度假区项目建设。力争201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13.4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7.98亿元。加快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培育发展1—2家大型流通骨干企业、3—4家大型专业市场,配套城乡一体化现代销售网络,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电子商务信息化的转型发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在原有基础上增长30%以上。
(五)突出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美丽家园。完成“多规合一”工作,实现县乡一个蓝图、统筹发展。一是做强县城。继续推进县城“三片区、两改造、一开发”建设步伐,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剑川古城市网综合入地项目建设,加快省级园林县城和卫生县城创建步伐,启动实施县委党校整体搬迁项目,改造城镇棚户区2116户,抓好古旧建筑修复项目,力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教育局片区、赵藩文化园二期改造提升,启动214线环岛至永丰村委会路段改造提升项目。大力推进城镇“一水两污”建设,努力争取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二是做优集镇。完成沙溪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主体任务,加快沙溪、甸南、马登、老君山等特色城镇建设,形成全县城镇体系的多点支撑。突出一体化,强化羊岑、弥沙、象图的集镇功能,发挥集镇与乡村的天然联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内在衔接,促进工业园区四片区城市功能的提升,增强特色城镇的特色产业支撑。三是做美乡村。以服务均等化为突破,着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把农村建设成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大非法占地违法用地建设和“空心村”整治力度,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和永续发展。加快推进重点建设村、美丽乡村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族旅游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保持乡土气息,保留乡村风貌,着力建设魅力乡村。
(六)突出绿色发展,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实现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全覆盖,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剑湖水环境整治PPP项目,完成马登镇、羊岑乡、弥沙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申报工作。抓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剑川片区保护、剑湖流域重点村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等工程,积极争取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加大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减少薪材消耗,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深入推进城乡“三清洁”活动,加快金华、甸南、沙溪州级“三清洁”示范带建设,加强固体废弃物的集中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剑川。
(七)突出精准扶贫,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围绕两年攻坚、力争2017年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三年巩固提升、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以连片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重点,按照政策优先倾斜、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责任优先落实的扶贫思路,加快实施老君山镇、马登镇、甸南镇、羊岑乡整乡推进和黑潓江片区(沙溪、弥沙)扶贫综合开发。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实现老君山、马登两个乡镇和1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抓紧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争完成1201户4375人的年度任务,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剑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八)突出协调发展,着力增进群众福祉。认真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标准化学校,抓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验收工作。实施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教师周转房、幼儿园建设等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与上海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争取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立项建设。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落实“两孩”政策,实现计生优质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挖掘民族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抓实历史文化博物馆和金华书院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数字影院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等管理制度,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城乡养老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400人以上。加快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和马登片区中心敬老院建设,启动县殡仪馆建设,探索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机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拆除重建2300户和修缮加固2500户目标。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九)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发展活力。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降企业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扎实推进行政体制、统筹城乡综合等各项改革,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清理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加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旅游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和优惠政策,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依托旅游文化、生物资源、木器石雕、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引进一批大中型企业到剑川投资兴业,实施好“沪企入剑”,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5亿元以上,增长5%以上。
(十)突出社会治理,着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组织实施“七五”普法,促进“法治剑川”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制度,扎实推进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办理质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排查,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不断健全防灾减灾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扶工作。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幸福示范区创建成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四、转变职能,不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核心,切实增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强化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各项职能,有效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突出矛盾的能力。加大行政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敢于动真碰硬,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杜绝随意执法、以权代法。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高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质量。
(二)强化服务理念,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坚持权责法定,全力避免行政乱作为现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投资审批中介超市机制,努力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社会组织建设,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环保、公共服务、妇女儿童保护等领域的作用。加快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优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进一步压缩行政成本。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恪守公仆情怀,坚持勤政为民,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三)强化群众观点,持续改进作风。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抓‘两学一做’教育,干跨越发展实事,建全面小康剑川”各项工作,锻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奉行敢于担当的从政准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持续改进文风会风和调查研究。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和正风肃纪,把转变作风、改进方法与破解难题、推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让良好作风成为新常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强化制度约束,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围绕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重点加强行政审批、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及财政资金等领域监管,促进监管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公布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事项,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强化预算约束。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从严落实公务接待、公务出差等各项规定,全面完成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实行审计全覆盖。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整治为官不为,坚决克服慵懒散软,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千载难逢;新的形势,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域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团结奋进,创新实干,为开创“十三五”经济社会良好局面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