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 000000000/2019-17384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1452096000000
  • 发文字号: 〔〕
  • 体裁: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剑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7日
  • 来源: 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3日在剑川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李劲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政府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和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㈠县域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由6.9亿元增长到12.9亿元,年均递增13.33%,完成计划的116.54%;财政总收入由6226万元增长到1.66亿元,年均递增21.69%,完成计划的165.71%;财政支出由1.95亿元增长到6.5亿元,年均递增27.23%;工业总产值由6.56亿元增长到16亿元,年均递增19.52%,完成计划的106.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2亿元增长到4.17亿元,年均递增16.8%。

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22.11亿元,占计划的176.88%。改造了平甸公路、环剑湖公路、剑云公路和农村公路482.46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407.5公里。建成了玉华水库补水工程、剑湖节制闸、后箐水库和双河水库西干渠,对玉华、大干场、双河、永丰等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74万亩,解决了5.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整理土地1712.69公顷,新增耕地724.76公顷。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对县城供排水系统和主要街道进行了改造,建成了县城生态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增水电装机1.34万千瓦,第二批农村电网改造、中西部城农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全面完成。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丽高速公路、剑兰二级公路、老君山水库、县医院整体搬迁、民族中学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推进顺利。

㈢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一、二、三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31.5∶37.5∶31调整到25.6∶44.6∶29.8。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从6500万公斤增长到7275万公斤,年均递增2.28%。畜牧业总产值从1.88亿元增长到3.08亿元,年均递增10.38%。烟叶收购指标从4万担增长到8万担。种植泡核桃6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8.3%提高到70%。工业强县战略继续得到推进,新增20万吨生铁、20万吨水泥、6000吨电炉锌粉、2000吨精镉、3万吨硫酸、1万吨粗铜的生产能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得到推进,“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实现。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沙溪复兴二、三期工程,寺登街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石宝山、千狮山景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沙溪镇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省20个特色旅游小城镇和10个旅游名镇之一。全县接待游客从28.78万人次增长到57.4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从2574万元增长到2.87亿元,分别递增14.82%和61.98%。

㈣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得到落实,“两基”通过省州年审复查验收。新建校舍59214平方米,排除危房60422平方米,高考上线率从72.1%上升到99.04%。组织实施了2个国家级、8个省级和28个州级科技科普项目。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石宝山歌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剑川白曲等五个项目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沙溪兴教寺、剑川古城西门街明清古建筑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门口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搬迁并新建县妇幼保健院,完成了7个乡镇卫生院和88个村卫生室建设,新建和改建卫生业务用房1.6万平方米,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补偿医药费4650万元。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为4.06‰。

㈤改革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统计体制、基层技术推广服务体制、集体林权制度、种子管理体制、电力体制等改革。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县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了非税收入管理机制。以“一事一议”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6个,实际到位资金10.8亿元。县水泥公司、有色公司、鹏发公司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不断发展壮大。与云南农业大学开展“县校合作”,工作成效显著。

㈥人民群众得到了新实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77元增长到2356元,年均递增13.03%。完成了1个新农村示范村、2个小康村示范村、45个整体推进村和21个重点扶贫村建设,解决了1.56万人温饱问题。建成了78个村委会和社区办公用房。开通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3G通讯和农村数字乡村工程。实施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五险”参保人员达2.25万人,累计支付各类社会保险资金1.4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50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2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4万人次。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和“五保户”供养提标工作全面得到落实,累计发放低保金5619.2万元。兑现农业综合补贴5123.19万元,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796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01.5万元,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47个,改造提升了4个乡镇集贸市场。建成廉租住房3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286户,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182万元。“1·1”地震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老龄双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调查、人事编制、外事侨务、档案、气象、地方志、保密、地震、审计、消费者维权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建设和谐剑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各位代表: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面对“1·1”地震、特大干旱等困难和压力,县人民政府沉着应对、坚定信心,团结奋发、逆势而上,全面抓实重点项目推进、企业恢复生产、民生改善等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向好发展的良好局面。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9亿元,同比增长13.55%;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55.08%;财政总收入完成1.66亿元,同比增长16.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63万元,同比增长4.2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5亿元,同比增长30.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7亿元,同比增长19.17%;农民人均纯收入2356元,同比增长15.21%;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2.8%,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以上。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9亿元,比年初增长38.6%;各项贷款余额8.5亿元,比年初增长10.1%。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㈠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优势,培植产业,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11亿元,增长10.73%。粮食总产7275万公斤,增产2%。收购烟叶8万担,增长11.9%,烟农收入6268万元,增长8.6%。实现畜牧业产值3.08亿元,增长10.01%。累计投入农业综合补贴和抗旱资金3137万元,增长20.7%。完成了总投资1173万元的金华镇螳螂河和羊岑金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0.1万亩。9个整体推进村完成投资3772.9万元,占计划的126.28%。甸南狮河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通过州级验收。与云南农业大学开展的“县校合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剑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0.5万亩,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30.61万亩,补偿资金145.55万元。完成公益林建设2.5万亩,种植泡核桃18.73万亩,改造中低产林1.78万亩。

㈡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优化结构,挖掘潜力,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完善了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制度,健全了评价考核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电力、原材料、融资等实际困难,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6亿元,增长46.78%。活发公司年内恢复生产;云南国资水泥剑川公司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424万元,实现了达产达标;鹏发公司投资1300万元对电锌生产线、污水处理系统和尾渣库进行了改造;有色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并点火恢复生产。投资1790万元建成了甸南和沙溪变电站。狮河木雕片区标准厂房建设有序推进,已有两家企业入园。全年生产水泥106万吨,增长5.04%,生铁7.99万吨,增长365.8%,电锌1.4万吨,增长220.1%,粗铜0.2万吨,增长100%,发电量7628万千瓦时,下降22.1%。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以上。

㈢始终把增加投资作为保增长的着力点,争取资金,推进项目,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继续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落实项目责任,严格项目督查,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实施进度。老君山水库累计完成投资1亿元,已完成输水隧洞、大坝清基工程,坝体填筑高已达22米;投资300万元完成了玉华水库西干渠防渗工程,受益人口2.68万人,改善灌溉面积1.23万亩;投资457万元完成了双河水库二期、大干场水库二期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年内得到国家立项扶持,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投资2811万元的县城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行; 启动了总投资4496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腾龙新区开发项目兑现了1000万元征地补偿款,规划方案通过评审,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了223亩的用地指标。大丽高速公路剑川段的8个合同段全面开工,主线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剑兰二级公路剑川段完成投资3.62亿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国道214线剑川过境一级公路已于去年底开工建设。

㈣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招商引资上新台阶。实施了政府机构改革、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和供销系统“二次创业”改革。推动有色公司与四川宏达公司的战略重组,企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与国电龙源公司、新能源公司签订了装机3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协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招商引资项目库,创新工作方式,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协调服务、跟踪问效力度,新签招商引资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9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亿元的123.7%,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㈤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民意,关注民情,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面完成了廉租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年度建设任务。民族中学累计完成投资3781.3万元,如期实现了2010年秋季招生目标。投资800万元的剑川一中改扩建项目如期完工。投资1088.8万元解决了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筹集“1·1地震恢复重建资金1775万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72件、拆除重建174户、修复加固2766户、一般加固736户。完成9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受益人口1660户、6988人。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完成拆除重建900户,加固改造2000户。按时下拨义务教育学校保障专项资金858.7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435.26万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年内竣工2.6万平方米,撤并了47个校点。发放家电下乡补贴185.3万元。使用就业专项资金204.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1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28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80人。支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资金3284万元。发放城镇低保金875.17万元、农村低保金1608.01万元。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投资1199万元完成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改造户表986户。全面推进“农村移动信息富民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县城改造提升,拆除和整治了影响形象的部分临街建筑,对古城早街立面进行了改造,启动了会务中心片区三期整治工程。理顺了县城管理机制,增加了环卫设施,把环卫经费由每年30万元增加到82.6万元。深入开展城乡绿化工作,城乡“脏、乱、差”问题逐步得到改善。

㈥始终把全面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立足长远,夯实基础,加速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4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87亿元,分别增长23.3%和54.53%。沙溪复兴工程三期全面完工,与瑞士方签订了四期合作协议。投资1429万元实施了沙溪旅游文化产业保护开发项目,寺登街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780万元实施了石宝山游客服务中心、危房改造及旅游公路改造项目。剑川荣获“太姥山·2010中国青年喜爱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民族文化旅游名县”称号。《海门口遗址文物保护暨文化遗址公园详细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建成了羊岑、沙溪文化站,金华、马登、弥沙、老君山文化站启动实施,完成了25个农家书屋建设,建成9个农民健身路径和1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举办了石宝山歌会节和“石宝山”杯全州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召开了首届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上线率达99.04%,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总平均分高出全州36.45分,连续4年保持全州第一,县职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职中。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30个,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27个、“星级食品示范店”7个、州级“诚信市场”2个,农村市场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第四批2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办公用房建设。招录了27名公务员、61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选聘了21名大学生“村官”。深入开展人口计生系统三级联动服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序推进。“质量兴县”工作顺利实施。加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力度,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不断完善信访、维稳机制,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和治安热点排查工作,巩固“无毒县”和“平安剑川”创建成果,连续9年实现命案全破,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㈦始终把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保障,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县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完成了160件代表建议和146件委员提案的办复工作。成立了政府自身建设委员会,出台了政府创新奖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阳光政府的保障机制,举行重大决策听证13项,重要事项公示84项,重点工作通报198项。按照品牌化要求打造和提升了96128政务信息查询系统,开通了专网专线。深入开展效能政府建设,在全县50个行政机关和乡镇政府全面推行了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和行政能力提升四项制度。从严控制行政成本,精减和压缩了会议,严格控制出国、出境人员,严禁党政机关新建和改建楼堂馆所,实现了公务用车零增长,会议、接待、庆典经费压缩20%的控制目标。明确行政审批依据、条件、时限,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行为。开展了政风行风“千人评议”活动,推进了机关作风建设。全面加大了督查、问责力度,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开展高密度督查和巡视,强力推进。对5名干部职工进行了问责,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过去的五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显著的五年,也是我们创新思路、合力攻坚、破解难题的五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县人大、县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辛勤工作的全县各级干部、各族人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剑川发展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省州驻剑单位、企业和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十一五”,全县经济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问题:一是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总量偏小,缺乏有效的经济发展调控手段,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弱,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欠发达的县情实际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工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层次较低,尚未形成带动明显的主导产业;三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突出,加快发展面临资源匮乏、环境受限的压力;四是农业基础薄弱,抵抗灾害能力较差,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缓慢,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五是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中,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巨。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后五年既是推动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全县经济发展在面临压力的同时,将为新一轮快速发展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二是省州党委、政府实施“两强一堡”和“五个争当”战略,以及我县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为加快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保障;三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进一步加大对边疆山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为我县加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氛围不断改善,将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州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剑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预期目标和主要工作,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

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加强统筹协调,强基础、快发展,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谐,努力将剑川建设成国内品位较高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白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展示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试验区、大理州矿冶建材加工的重要基地。

㈡发展思路

按照我州“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北城镇化建设领跑者,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先行者”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强化以交通和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城改造提升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以革命老区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为核心的扶贫开发建设,以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四个重点;培植提升矿冶、建筑建材、民族文化旅游、新能源、木器木雕五大支柱产业。

㈢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5%以上。

㈣主要工作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剑鹤公路和平甸公路等级,完成剑云公路改造,通往行政村的公路全部实现弹石或水泥化,基本形成以大丽高速公路、剑兰二级公路为骨架的县域公路网。提高人工可控水资源总量,新增蓄水能力1000万立方米,解决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提升水利设施的抗旱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巩固和加强“县校合作”。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水稻、包谷、马铃薯制种基地,培植特色果蔬、双A芸豆、中药材、地参产业。稳步发展烤烟和畜牧业,大力发展核桃和开发林下资源,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木雕工业片区建设,吸收现代元素,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大电矿产业,争取把电锌生产能力提高到10万吨、粗铅提高到5万吨、粗铜提高到5万吨、硫酸提高到10万吨。延伸电锌和生铁的产业链,巩固提升建筑建材产业,新增水电装机0.8万千瓦,开发风电35万千瓦,启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打造旅游文化强县。围绕到2015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9.8亿元的目标。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采取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快速、科学发展。把石宝山—寺登街打造为国家4A级景区,千狮山—古城景区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全县旅游酒店总床位达到4000个,其中星级以上酒店床位2000个。

——统筹城乡一体化,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认真规划实施以剑湖流域整治工程、中心集镇建设工程、扶贫开发工程和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村庄整治工作,逐步实现硬化路网到户、自来水入户、炉灶节能环保、垃圾定点收集、污水有序排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五纵五横”的交通路网,实现县城整体改造提升目标。继续抓好以沙溪镇、甸南镇、马登镇、老君山镇为重点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到2015年,力争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森林剑川”建设。积极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农村能源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以金龙河治理为重点的河道治理工程。加强剑湖治理保护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削减工业锅炉、窑炉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以上。

——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农村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理顺部门职能,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招商引资,利用石宝山、寺登街、海门口遗址、老君山以及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创新招商方式,借力加快发展。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进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民族中学建设,初中升学考试成绩继续保持在全州前列,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的比例达45%以上;县职中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人以上;城镇幼儿入园率达到85%,农村幼儿入园率达到60%。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支出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保持在1%以上。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程,解决5.3万人的温饱问题。实施重点文化和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县城文化广场和文体中心。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加快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提升4个乡镇综合集贸市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强化优生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和司法救助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平安剑川。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意识。推进依法治县,扩大基层民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务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捷、高效的为民服务体系,完善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完善惩防体系,加强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健全维护社会稳定机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体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推进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和平安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2011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为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实现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要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㈠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活力。加快老君山水库建设,年内投资6000万元完成大坝主体堆砌工程。推进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着力抓好县民族中学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州立项扶持,继续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启动综合楼和运动场建设。加快红旗林业局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进度,上半年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完成国道214线剑川过境一级公路2.3公里路基工程建设任务和污水处理厂扫尾工程。配合做好剑兰二级公路建设,年内实现全面通车。全力服务好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按计划稳步推进。尽快启动腾龙新区建设。建成风电装机5万千瓦。围绕国家投资方向抓好重大项目争取,力争县文体中心、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医院建设、剑湖湿地保护、剑湖西片区土地开发整理、县城供水、金龙河河道治理、中心集镇建设、扶贫连片开发等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州的立项支持。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编制,着力谋划和储备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切实将国家支持的政策变成具体的项目,转化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动力。切实抓好项目督查,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找准影响项目推进的困难和问题,对因工作推诿扯皮、松散懈怠而影响或延误项目进展的,坚决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㈡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强劲增长。继续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充分挖掘现实生产能力。积极支持和争取活发公司承头整合滇西钢铁企业,并延长产业链,年内开建铸造生产线。千方百计争取直流超高压800—1000千伏换流站项目落地剑川。支持有色金属冶炼厂与香格里拉铜矿采选企业的合作,新建球铁生产线,扩大硫酸产能。推进国资水泥剑川公司技改项目,完成锟压机技改和实施余热发电项目;促成益云公司尽快实施生产设备技改升级和污水处理厂技改项目;完成鹏发公司2.5万吨电锌生产线技改。规范和稳步发展石材加工业,促成已引进的两家企业正常生产,巩固矿冶、建材业的支柱地位。继续完善剑川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改善服务水平,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狮河木雕片区标准厂房建设,切实抓好招商入园工作。强化政策支持,鼓励木器木雕企业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扩大规模和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入,做强做大木器木雕产业。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等融资平台建设,落实好优惠政策,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帮助剑川在外的古建企业和工程队获取相应的资质,改变长期处于“打工仔”的局面。加强工业经济运行预警分析和调控,引导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寻找新矿源,协调解决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技改投入,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节能降耗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

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认真组织实施以“四大工程”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优势特色制种基地建设,推进我县滇西北制种基地建设步伐,种植种薯1.2万亩、玉米亲本繁殖0.12万亩、高原粳稻繁种0.05万亩。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种植泡核桃13.81万亩、冬早马铃薯1.5万亩、季差蔬菜0.4万亩、秋蚕豆1万亩、油菜1万亩、地参0.3万亩、中药材0.5万亩。完成好8万担烟叶生产收购指标,健全烤烟抗灾减灾体系,实现提质增效。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动机制,形成稳定的产品购销体系和利益共同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落实好强农惠民政策,稳定粮食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改造中低产田1.59万亩、中低产林6.49万亩,加快“五小水利”建设步伐,解决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实施剑湖西片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畜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殖大户,出栏生猪18.5万头、肉牛4.6万头、肉羊9.9万只,实现奶牛存栏7200头,新增600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林权流转,盘活林业资源,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和营林造林工作,加快城乡绿化建设,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搞好劳动力转移,强化农民工技能、经营思维和创业能力培训,拓宽农民工工资收入渠道。加大农村耕地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农村用地行为整治和规范工作。进一步创新思路,深化和拓展“县校合作”活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㈣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村庄规划编制。完成会务中心片区三期整治,实施四期整治工程,启动腾龙新区开发建设,打通县城西环路和剑阳大街连接214复线路段,逐步缓解县城交通拥堵问题。按照大丽高速公路县城连接线规划方案,完成征地拆迁和路基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并通过验收,建成垃圾处理场渗滤处理站,形成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长效管理运营机制。加快国道214线城区段绿化、亮化、供排水、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环城东路南段、永丰南路、永丰北路延长线和环城北路改造工程。拓宽县城开放空间,增加市民休闲、健身场所。抓好沙溪、甸南、马登、老君山等重点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发挥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实施好沙溪复兴四期工程、马登商贸集镇和甸南交通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供水、污水垃圾处理、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综合功能,增强城镇经济发展辐射集聚能力,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继续增加环卫、绿化投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推进归行划市工作,实施城镇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城镇管理效能。

㈤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招商引资上新台阶。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大丽高速公路、剑兰二级公路建设机遇,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拓宽招商领域,着力招大商、引强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真抓好招商项目前期包装,及时调整和充实项目库,推出一批有发展潜力、投资效益好的项目,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加大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力度,主动与投资方加强联系,推进项目加快实施。继续加强腾龙新区、水阁潭片区和城北农贸市场改造的招商工作,尽力促成项目成功落地。继续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和宾馆、酒店的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两家星级酒店开工建设。不断完善项目引进决策机制,简化程序,实行特殊事项“一事一议”,一般项目授权审核、批准制度。破解招商引资与土地招拍挂政策的矛盾,优先引进科技含量高、清洁环保企业。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建立银企互信机制,简化、规范抵押登记手续,努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㈥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抓住大理州被列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机遇,申报一批专业特色市场,改造提升一批乡镇综合集贸市场,重点推进芸豆、松茸、木器木雕等特色市场建设,提高大型商业网点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准,积极培育涉农商贸企业。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交通路网进一步通畅的有利时机,按照旅游总体策划和景区规划要求,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加大民族文化旅游推介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强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墨斗山生态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抓好石宝山、寺登街、千狮山和剑川古城等景区的改造提升,加快沙溪寺登完小片区和粮管所片区开发建设,不断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做好老君山旅游开发前期工作。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搞好导游专业培训,编制完成《剑川导游词》,抓好剑川旅游网络宣传工作,力争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3.18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79亿元以上。

㈦抓实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和谐剑川建设。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提高“两基”整体水平。把剑川一中建成一级完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抓好课改工作,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建成寺登小学,启动金华二小建设,扩大幼儿入园率,扎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抓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沙溪中心卫生院住院大楼、县地病分中心业务综合楼和10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工程,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设民营医疗机构。切实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附属工程和马登敬老院改造工程,逐步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完成县文体中心征地、规划、可研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启动项目建设。完成4个乡镇文化站、3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和25个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力争启动10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建设。继续办好石宝山歌会节。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完善“商标助农”工作机制。加强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年内完成50个农家店建设和2个乡镇集贸市场改造提升。

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争取国家养老保险试点县,落实好原集体企业超龄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政策,提高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加大贫困医疗救助力度,推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积极争取廉租住房、公租房、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专项资金。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稳步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210人,帮助490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深入开展依法治县工作,推进平安剑川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预警体系建设,畅通诉求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切实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步伐,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和集体决定制度。做到重大决策必须听证,应听证的重大决策事项未经听证的,不得进入决策程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监督,更加注重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将重要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权力运行、重点民生建设资金使用等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置于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以行政问责为抓手,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建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为民服务站,组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务实、高效、便捷、公正的要求,逐步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推进一个窗口办理的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基层、企业的机制体制。实行电子监察预警,对行政审批岗位和重点环节实施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及违纪违法的行政行为。

各位代表:2011年是我县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尽管发展的任务艰巨,压力巨大,但我们有信心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开门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