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293119000010000
〔2019·3〕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之(十四)
关于剑川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年3月3日在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剑川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剑川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稳增长提质量、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增绩效、谋发展控风险,圆满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68万元,为年初预算28914万元的104.3%,为预算调整30007万元的100.5%,比上年27277万元增加2891万元,增长10.6%。其中:税收收入19327万元,比上年16304万元增加3023万元,增长18.5%;非税收入10841万元,比上年10973万元减少132万元,下降1.2%。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110万元,为年初预算(含专项转移支付)212659万元的107.7%,为预算调整(含专项转移支付)229665万元的99.8%,比上年187265万元增加41845万元,增长22.3%。其中:本级支出119259万元,比上年122545万元减少3286万元,下降2.7%;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09851万元,比上年64720万元增加45131万元,增长69.7%。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3221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68万元,返还性收入153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634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9851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600万元,调入资金2700万元,上年结转专项转移支付14万元;支出总计232172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11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06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6万元,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184万元,为预算11500万元的97.3%,比上年7419万元增加3765万元,增长50.7%。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631万元,为预算(含上级专项补助)3838万元的381.2%,比上年1624万元增加13007万元,增长800.9%。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0485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18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24万元,新增专项债券6500万元,上年结转677万元;支出总计17331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631万元,调出资金270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315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8年首次试编,年初预算收入、支出均为29万元。全年未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相应未体现其支出。是因相关企业效益、体制、扩大再生产等因素,未实现股利、股息收入,没有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6245万元,为预算42108万元的109.8%,比上年51721万元减少5476万元,下降10.6%。其中:保险费收入3000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5399万元,利息收入417万元,转移收入232万元。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5178万元,为预算35932万元的97.9%,比上年47560万元减少12382万元,下降26.0%。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8173万元,其他支出69万元。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总计71071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6245万元,上年结余24826万元;支出总计35178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5178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5893万元,其中当年结余11067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较上年下降是因,上年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待遇进行清算。其间,清算收入15657万元,清算待遇支出13421万元,全部列入上年收支,2018年无此项收支。
以上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详见《剑川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8年增加债券8100万元,核销存量债务2268万元;置换转贷债券325万元,存量债务置换325万元;再融资债券6653万元,债券还本6653万元。增减相抵,债务余额净增5832万元,比上年末债务余额45454万元扩大12.8%。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128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999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1295万元;未置换存量债务577万元,转贷债券余额50709万元),控制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2018年全县政府债务限额63300万元以内。新增债券8100万元(一般债券1600万元,专项债券6500万元)的使用情况是,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用于脱贫攻坚补短板项目(农村危房改造)支出1600万元,用于土地储备项目支出208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支出4420万元。
(六)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部分使用情况
在预算执行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比年初预算增加16101万元,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三保”领域的预算缺口和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用途相对应支出。具体是:专项扶贫支出5761万元,图书馆等“三馆”免费开放及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支出75万元,义务教育支出219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357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计划生育支出739万元,农村综合改革与乡村振兴支出1756万元,农村客运和出租车行业油价补贴支出256万元,粮油事务支出23万元,其他社会事业支出1723万元。上述支出已在一般公共预算对应科目中反映。
(七)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情况
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在执行中出现了较大变化,根据《预算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应当进行预算调整。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对一般公共预算作了部分调整。一是收入预算调整。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8914万元,调整为30007万元,较年初预算调增1093万元,比上年增长10.0%。二是支出预算调整。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808万元,调整为119814万元,较年初预算调增17006万元。具体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安排的支出16101万元,收入预算调增安排的支出1093万元,调减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8万元。根据《预算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在预算执行中,专项转移支付增加而引起的预算支出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2018年专项转移支付109851万元,直接增加年度预算。
二、2018年财政工作情况
2018年,我们坚定贯彻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县人大预算决议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狠抓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全面完成收支目标
坚持应收尽收、应支尽支,抓实抓好财政收支执行管理。一是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坚持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紧盯收入目标,落实财税部门收入协调工作机制,完善重点税源企业联系监测制度,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收入规模继续扩大。二是抓好预算执行管理。加强资金调度,加快资金下达,对县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按日监测、按旬报告、定期通报,对乡镇财政部门加强考核和有针对性的督导,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和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1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三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增强财力、缓解收支矛盾的重要措施,强化组织协调,着力对接落实。全年共争取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197736万元,比上年增加60692万元,增长44.3%,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限额8100万元、再融资债券6653万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提供财力支撑。四是硬化预算支出约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有关要求,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坚决不花。落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措施,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资金,切实维护财政预算的法定性和严肃性。
(二)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切实保障重点支出
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集中财力支持补短板强弱项。一是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778万元,比上年增长97.8%,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32138万元。保障全县各类专项扶贫方案(项目)资金需求。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产业扶贫各项政策,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脱贫攻坚。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实施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大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精准施策支持乡村振兴。完成农林水支出49375万元,比上年增长33.1%,下达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以奖代补资金(沙溪古镇)15000万元,投入强农惠农补贴资金4262万元。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保“三农”压舱石基础不动摇。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提升资金使用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三是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09851万元,比上年增长69.7%,新增债券资金8100万元。多渠道筹集争取,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落实落地加力增效,重点支持“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强生态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积极稳健推动PPP项目落地,提高PPP项目规范性、示范性。四是突出重点支持污染防治。完成节能环保支出4066万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支持能源消费结构变革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支持剑湖保护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支持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
(三)聚力保障民生投入,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2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支持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流浪乞讨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二是支持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完成教育支出38949万元,比上年增长16.2%。提高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推进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各阶段学生国家资助政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支持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三是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完成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7154万元,比上年下降5.5%(同比扣除上年预算内基建支出实际增长9.0%)。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9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55元。推进健康扶贫30条政策实施,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住房保障支出21971万元,支持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各类棚户区改造等。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128万元,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公共安全支出7727万元,支持社会治理创新和平安剑川建设。城乡社区支出19736万元,一大批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持续得到解决。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和效能。一是深入推进预算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健全部门预算项目库,建立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实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两套科目并行控制。推进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预算编制更细更实更全。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启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开展实际支出分担情况摸底调查。二是深入推进绩效管理。重塑部门预算编制新链条,将预算评审和预算监管合理嵌入预算编审程序,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控、监督评价全过程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全面下达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扎实开展绩效跟踪管理,改进和完善绩效评价方式,重点绩效评价由项目拓展到部门整体支出和财政政策,实行“用钱先评审、开门办预算”。三是深入推进预算公开。不断完善预决算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统一公开平台,规范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及时公开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报告和县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决算报告,以及相关背景材料和收支附表,除部分涉密部门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如期在预决算信息集中公开监督平台及政府网站公开,打造透明账本,全面接受监督。四是深入推进税制改革。贯彻实施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顺利开征,费税制度实现平稳转换。落实完善增值税制度,做好三档并两档改革,推行税控系统试点改革。落实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支持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推进构建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
(五)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深入推进依法理财
坚持厉行法治、强化监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制定剑川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严禁借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做好不规范融资举债行为整改。完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压降举债成本,加快债券置换。2018年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51286万元,控制在州上核定限额63300万元之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统筹推进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进一步化解潜在风险。二是加强财政预算监督。依法执行预算管理,把财政监督检查贯穿于财政资金安排使用全过程,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实施地方政府性债务、扶贫资金管理、财政收支真实性“三大检查”,开展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堵住财政资金管理漏洞。完善厉行节约制度建设,拓展预算动态监控范围,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三是接受监督主动整改。认真做好省州财政“三大检查”整改工作,开展2017年度全县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及决算草案审计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审计整改。对县人大作出的各项决议、决定和意见认真执行逐一整改,强化落实法定事项报告、建议议案办理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改进财政管理。四是深入推进依法理财。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聚焦预算编制、资金分配、预算执行、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强化内部流程控制。认真贯彻《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把《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财政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坚决查处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理财。
2018年全县财政平稳运行、稳中有进,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有力地保障了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同时,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加有限。财政收入稳中有忧、进中有难,新老减税降费措施叠加,结构性减税效应扩大,资源禀赋弱、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等制约,税收增长缺乏稳定支撑,非税收入负向拉动还将持续,财源建设亟待加强。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收入增长艰难,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入与支出严重不匹配,收支差额加速扩张,支出结构僵化、硬化问题尚未有效解决,财政“三保”压力山大,财政“弱收强支”的趋势仍将继续,特别要更加着力保障好工资、运转和基本民生。三是财政管理仍需强化。预算的约束力还不够强,重支出轻绩效、办事和花钱“两张皮”等问题亟待解决。部分项目细化推进不够及时,预算执行“钱等项目”依然突出。财政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财政资金引导撬动市场作用发挥不够有力,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四是债务风险压力较大。政府偿债进入高峰期,偿债资金压力较大,隐性债务风险仍然存在。融资渠道收窄以及合规融资变少,导致借新还旧变得艰难,无法通过融资方式偿还。资金筹措困难,政府除去保民生的钱外,几乎没有机动资金偿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三、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积极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稳中求进的原则。收入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考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合理确定收入增幅,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确保收入平稳增长。二是突出重点的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加强预算统筹力,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脱贫攻坚和重大政策支出,突出支持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重点支出。三是注重绩效的原则。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四是可持续性的原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财政支出标准,严格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基本民生支出需要,强化跨年度预算平衡,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五是防范风险的原则。坚持全面规范、约束有力,妥善处理举债与发展、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严格预算安排次序,确保“三保”支出不出问题。做好县级机构改革预算经费保障。
按照《预算法》及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遵循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规律,综合考虑全县主要经济预期指标和各项政策性收支增减因素,提出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31677万元,比上年完成数30168万元增加1509万元,增长5.0%。其中:税收收入22469万元,增长16.3%;非税收入9208万元,下降15.1%。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议安排126057万元(不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比上年年初预算数100029万元增加26028万元,增长26.0%(增幅较高主要是提前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
按照以上安排,收入总计为12911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4507万元,调入资金1288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6万元;支出总计为12911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05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06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012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11184万元减少1062万元,下降9.5%。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516万元(不包括上级专项补助),比上年完成数14631万元减少14115万元,下降96.5%。
按照以上安排,收入总计为1327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122万元,上年结转3154万元;支出总计为1327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16万元,调出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276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建议安排1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相应安排150万元。
按照以上安排,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47181万元,比上年完成数46245万元增加936万元,增长2.0%。其中:保险费收入3026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5873万元,利息收入471万元。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建议安排40383万元,比上年完成数35178万元增加5205万元,增长14.8%。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0632万元,转移支出295万元。
按照以上安排,收入总计为83074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7181万元,上年滚存结余35893万元;支出总计为40383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0383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42691万元,其中当年结余6798万元。
以上预算安排的具体情况详见《剑川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各位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对于本县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我们已吸纳至2019年预算草案和工作中。
四、2019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重点
2019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县人大有关决议,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努力完成全年各项预算目标任务。
(一)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是确保收入平稳增长。加强收入预算执行管理,加大综合治税力度,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的预期目标。正确处理好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与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关系,提高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千方百计提高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增量,保持财力稳定增长。二是加强地方财源建设。把发展经济、扩大财源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落实财政扶持、贴息、奖补等激励性措施,巩固传统支柱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千方百计培育财源、涵养财源、壮大财源、厚植财源。三是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多环节、多领域、重点突出、受益面广的税费优惠政策,以及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推动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四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和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等专项债券资金,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争取新增债券,集中用于重大民生项目。规范有效推广运用PPP,吸引扩大民间投资。加快支出进度,强化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助推器”作用。
(二)发挥积极财政效应,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努力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力提效,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民生的投入并发挥支出效益,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落实国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加力减负,降低企业成本,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提高财政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准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支持产业政策资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三是支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财政的发展职能,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和完善财政资源配置,支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好促进绿色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
(三)聚焦补短板建机制,加强保障改善民生
落实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着力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财政投入保障,确保财政扶贫投入增长10%以上,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支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加强贫困人口社会救助,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加快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建设,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二是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加大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支持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科学配置资源以扩大优质资源的受益面。推动教育质量变革,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是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全面落实养老金、城乡低保、优抚对象等提标政策,加强对特困人员、残疾人的兜底保障,支持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乡危旧房及棚户区改造。四是推进健康剑川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和兜底保障“四道防线”。支持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
(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部署,着力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一是加快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统一预算分配权,加强预算统筹力,健全预决算公开机制,提升预算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明确重点支出预算安排的基本规范,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切实硬化预算约束,健全监督制衡机制,着力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二是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要求,协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深化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改革,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快形成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财政领域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三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4本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将政府收支、部门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实行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形成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加强绩效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四是全面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深入推进增值税改革,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贯彻实施国家新出台的税制改革工作,落实国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协同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税务机关,推动构建更为有序、合理、完善的财税制度,提升我县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五)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保障财政稳健运行
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责任,着力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坚持标本兼治,依法依规管控政府债务风险,严禁违法违规担保和变相举债。落实政府债务年度限额管理、预算管理要求,在债务限额内和确保债务率低于警戒线的前提下适度举债。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管及应急处置机制,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二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支出。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规范预算追加程序,硬化预算约束。及时下达预算和拨付资金,强化库款“削峰填谷”管理,推动部门加快预算执行。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推进厉行节约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是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将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资金安全等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杜绝违规“以拨作支”、虚列支出、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继续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夯实预算执行管理基础,完善国有资产和会计管理,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四是全面推进依法理财。更加严格实施预算法,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通过预算法治化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构建覆盖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全流程的控制机制。建立更有力的财政资金盘活和统筹机制,唤醒所有沉睡的财政资金、整合所有分散的财政资金,不留死角。全面落实“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上下同心,迎难而上,努力完成全年预算,促进我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2931190000101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