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报告
  • 索引号: 000000000/2019-17420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1473782400000
  • 发文字号: 〔〕
  • 体裁:

关于剑川县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剑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 来源: 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2013年1月30日在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剑川县财政局局长   颜寿红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剑川县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总体部署和稳中求进的各项财政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地方财政预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300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9194万元的102.8%、调整预算30000万元的100.1%,比上年增收5690万元,增长23.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2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5692万元的113.0%、调整预算18020万元的98.4%,比上年增收4656万元,增长35.6%;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6251万元,比上年增收295万元,增长5.0%;上划省和中央所得税5851万元,比上年增收582万元,增长11.0%;上划耕地占用税188万元,比上年增收157万元,增长506.5%。财政总收入分征管部门的执行情况:国税部门税收收入12604万元,比上年增收2001万元,增长18.9%;地税部门税收收入11851万元,比上年增收1351万元,增长12.9%;财政部门非税收入5563万元,比上年增收2338万元,增长72.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2066万元,完成全年预算97345万元(调整预算52945万元加上专项转移支付44400万元)的104.8%,比上年增支24380万元,增长31.4%。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44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5%;本级支出57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2.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54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2108万元的131.8%,比上年增收15052万元,增长16.7倍。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加较多,由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比重较大,是资源性消耗的一次性补偿所得,与上年不可比。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90万元,完成全年预算12289万元的165.1%,比上年增支16516万元,增长4.4倍。政府性基金支出全部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水利、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和全县基础性、重点性、薄弱性环节与项目上,对弥补我县支出缺口、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全县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28万元,税收返还收入83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766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4400万元,调入资金154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79万元,收入总计102754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206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30万元,支出总计10269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8万元,其中:净结余58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54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438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79 万元,收入总计2051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90万元,支出总计20290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结余226万元,专项结转下年使用。
全县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收入102754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0516万元,全县财政收入总计12327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0206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20290万元,公共财政上解上级支出630万元,全县财政支出总计1229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8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结余58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结余226万元。
上述平衡结果待省财政厅、州财政局批复我县总决算后,可能还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将变化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四)调整年初预算基本情况
2012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受税制政策调整、实施结构性减税、经济增长趋缓、企业利润下降、收入结构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增加等因素影响,年初预算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经2012年11月19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对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初预算作了部分调整,其主要内容是:
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调整情况:财政总收入由29194万元调整为300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5692万元调整为1802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328万元,比上年增长37.9%。分征管部门的调整情况:国税部门税收收入12250万元,比年初预算调减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地税部门税收收入1185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比上年增长12.9%;财政部门非税收入5900万元,比年初预算调增2306万元,比上年增长82.9%。
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情况: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41513万元调整为52945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1432万元,比年初预算调增27.5%。对预算调整增加的支出安排,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专项及转移支付资金规章,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二、2012年全县财政工作情况
201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突出的收支矛盾,我们认真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科学聚财,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强化绩效管理,着力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财税部门认真履行职能,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力度,推动财政支出快速增长。一是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努力克服经济增幅有所放缓及结构性减税等多重因素影响,砥砺奋进,积极作为,开源节流,严征细管,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完成30018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728万元。二是争取上级补助成效明显。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抢抓政策叠加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12年全县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37666万元,比上年增加8097万元,增长27.4%,争取专项转移支付48783万元,比上年增加11478万元,增长30.8%。三是财政支出取得历史性跨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的增长,保证了支出规模较快增长,2012年全县财政总支出突破12亿元大关,完成122986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269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290万元,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幸福剑川建设得到较好保障和顺利推进。
(二)千方百计惠民生,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2012年全县教育支出完成21137万元,同比增长54.2%。支持校安工程建设,拨付资金1067万元,实施拆除重建D级危房8500m2、加固改造B、C级不安全校舍6500m2;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专项资金1632万元,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984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114万元,下达县职中免学费补助资金100万元,发放县职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64万元;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1451万元。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2012年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4151万元,同比增长32.1%。认真落实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和城镇低保提标工作,新增农村居民低保对象1000人,城乡低保补员434人,2012年城镇低保发放人数达3864人、农村低保发放人数达21902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271万元;发放城乡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74万元;安排资金1352万元,做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资金保障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三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落实促进创业和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安排再就业资金315万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312万元,支持和促进就业和创业;积极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增加就业岗位256个,支付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23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52万元;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财政扶助。四是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全县医疗卫生支出完成9430万元,同比增长29.1%。大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着力保障住有所居,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2012年县财政筹措资金投入1800万元,支持新建、改建、收购廉租住房,发放租赁补贴137万元,扩大租赁补贴保障范围,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六是大力促进公益性文体事业发展。2012年全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549万元,同比增长183.5%。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投入力度,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三)积极作为强三农,大力助推农村加快发展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进一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12年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19671万元,同比增长32.8%。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2年,继续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315万元,实施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投入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财政奖补资金120万元,实施8个自然村建设项目;投入省级重点村补助资金1275万元,支持全县八个乡镇85个自然村建设;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886万元,实施54件普惠制和示范村项目;投入中低产田地改造资金1695万元,实施1.08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98万元,实施0.18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惠农补贴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发放农民直补资金3576万元,其中:粮食综合直补资金1992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35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446万元,草原生态补贴资金212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08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63万元,马铃薯良种补贴105万元,同时,积极筹措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资金,认真落实好能繁母猪、奶牛、水稻、油菜、玉米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放农机购置补贴500万元,兑付补贴家电下乡资金150万元,下达2012年扶贫到户贷款4000万元。三是扶贫开发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660万元,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扶贫开发、扶贫安居工程、产业扶贫、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重点扶贫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列入全省首批特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示范项目区。四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支持“稳粮、扩经、提质、增效”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资金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规模集成”的资金整合思路,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类资金投入整合机制。
(四)着力筹资增投入,积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打牢发展基础,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支持交通、水利、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19万元实施寺登街至石宝山公路建设,投资7150万元完成214线剑川过境一级公路建设,投资1570万元新建县城南环线公路,投资2041万元实施通村油路建设,投资176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五纵五横”公路网建设,大力支持县际公路“通畅工程”、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旅游公路网建设。统筹基本建设、城市维护、土地出让收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公共财政对交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融资力度,有效整合投融资平台,改善投融资环境。二是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水源工程550万元、农田水利工程240万元、农村饮水工程3082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616万元、水土保持和农村水电工程80万元、小型灌区建设245万元,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水利发展的要求,严格执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有效灌溉保障率,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三是加快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会务中心三期建设、县城绿化亮化工程建设投入;实施总投资2811万元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和总投资4496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建设,县城品位、功能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五)切实履职促转型,着力增强服务发展能力
积极发挥财税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全力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强势推进工业兴县战略。一是全力支持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打造“百亿元工业园区”战略,加大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筹措重点项目前期经费,整合财政资金,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和资金,发挥财税政策功能,筹措和引导建设资金,拓展和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二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企业技改资金的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涉农企业、环保型企业、创造就业性岗位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中小微利企业政策性减税,给予财税政策和资金上的合理倾斜,涵养和扩大税源。三是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统筹财税、产业、区域、土地等优惠政策,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产业基金投资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县外资金、社会资金、银行资金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四是加大财政支持产业培育力度。通过财政直接投入、财政贴息方式、多元化投资引导和加强管理服务等手段,发展壮大电矿、建材、木器木雕、烤烟、核桃等优势产业,促进现代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大对非公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等的支持力度。
(六)深化改革重创新,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大力强化财政管理,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理性、透明的预算决策与编制机制,夯实基础工作,细化2013年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完善标准,保证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将部门预算与绩效目标相结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进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打造“阳光预算”;狠抓财政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与时效性,加强预算支出监管,把“厉行节约”相关规定落到实处,严格“三公”经费预算控制,切实增强预算刚性化和约束力。二是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债务规模控制、风险预警和政府债务偿还等管理机制,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按照国务院“制止新债、核实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彻底化解”的总体要求,全面清理锁定了债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县债务余额为10225万元(县级9636万元,乡镇589万元),2012年共偿还地方政府性债务本息2708万元,为彻底化解债务和规范债务管理不懈努力。三是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强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等工作,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提高财政基础管理水平;完成全县财政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大平台建设工作,为财政管理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切实加强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活动,提高财政干部“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财政建设,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监管,拓宽和强化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支农惠农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四是努力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健全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和支出绩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财政部《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做好各项民生、“三农”资金等重点领域的财政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全面推进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内控体系、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会计监督;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及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较好,各项财税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财政收支矛盾仍较尖锐,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相对薄弱;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保重点和保民生的任务艰巨;预算编制需进一步细化,预算执行均衡性绩效性尚待提高;财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职能作用有待加强,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还需进一步创新;财政资金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财政监督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建议,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经济财政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各种挑战不能低估。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扎扎实实开好局。
(一)财政预算工作指导思想
根据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关于2013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3年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原则
2013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按照“积极稳妥,促进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体现公平,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精打细算编实、编全、编细、编准预算。收入预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支出安排继续向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倾斜,确保农业、教育、科技三项法定支出和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高于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在确保基本支出的基础上,尽力保障重点社会事业建设,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三)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以及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建议2013年全县地方财政收支安排如下:
1.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收入安排:全县财政总收入安排36022万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21282万元,增长20.0%;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安排7985万元,增长27.7%;上划省和中央所得税安排6632万元,增长13.3%;上划耕地占用税安排123万元,下降34.6%;财政总收入分征管部门的任务是:国税部门征收税收15300万元,增长21.4%;地税部门征收税收14300万元,增长20.7%;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6422万元,增长15.4%。
支出安排:地方公共财政可支配财力为53378万元(不含专项转移支付)。其构成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282万元、税收返还收入83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3120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8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53378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5270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安排670 万元。收支相抵后预算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6525万元,加上上年基金专项结余226万元,收入总计16751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对应安排的原则,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安排16751万元,重点用于城乡统筹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收支相抵后预算平衡。
四、2013年财政工作重点及措施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2013年财政预算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
(一)加强征管抓收入,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围绕全年预算收入目标,继续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分析经济、政策、征管等因素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对策挖掘征收潜力,确保收入目标圆满实现。一是加强财税部门协调配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各征收部门目标责任,及时分解任务,加强协调联动,完善抓收入的情况分析制度,落实抓收入的工作机制,健全专项税收的“联防”机制,努力保持收入增长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努力保持目标增幅不减。二是加大综合治税力度。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从严征税、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税、逃税行为,严禁越权减免税收,积极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税收秩序。三是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强化对重点税源监控,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加快主体税种征收进度,坚决堵塞跑、冒、滴、漏,切实做到“抓大、管小、堵漏、拓新”。推进税收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优化税收服务,以超常规思维和创新理念拓宽增收渠道。四是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健全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充分调动执收执法单位的积极性,加强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重点收入的征管,认真做好土地、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类非税收入的政策研究和征管工作。
(二)把握机遇抓项目,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围绕县委“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强“稳增长扩内需增投资”政策研究,切实把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重点突破项目驱动。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项目规划申报工作,努力争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水利工程、文化旅游等项目资金,对已申报的项目和继续申报的项目,明确责任,紧密配合,“上部进厅跑州”,盯紧抓实,不断提高增量财力对全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按照绿色、低碳、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优化整合财政资源,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大项目驱动大发展,夯实经济基础,提升综合实力。三是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与各商业银行、发展银行的信贷合作,支持政府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突出“加强对接、注重引导、建设平台、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激励调动”,突破融资瓶颈,构建资本运营,创新融资模式,加大财政注资,加快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大力提高融资能力,广泛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参与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补充财政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投入。
(三)夯实基础抓财源,增强财政稳健持续发展后劲
坚持不懈地推进县域财源建设,加快改变县域财源基础相对薄弱和重点税源企业偏少现状,加快建立多元高效的、可持续的、稳固强大的县域财源体系。一是全力配合实施项目驱动战略。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土地储备和供应,实现滚动发展,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结构调整,培植稳定税源,实施“城镇活县”带动战略,打造新的经济财源隆起带。二是突出支持新型工业化。加大对工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效利用支持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增值税转型和缓减免补等政策,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壮大主体财源。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加大招商经费投入力度,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升值空间大、创税多的企业,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我县产业带动作用大的项目,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和骨干财源。四是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和现代物流服务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集聚型财源。
(四)集中财力抓保障,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确保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坚持教育优先战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投入机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支持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和学前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的投入,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城乡统筹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和特殊群体等方面的投入;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及提标兑现工作。四是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创业贷款、技能培训等就业援助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五是支持安居工程及配套建设。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资金运转,支持重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整治等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六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农业水利综合配套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发展项目,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七是着力增加文化体育事业投入。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镇级文体小广场、村级文体活动室、社区健身设施建设等的财政扶持,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八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加大社会管理投入,支持加强村级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建立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攻坚克难抓改革,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不懈,攻坚克难,推进财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提升财政运行效率。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探索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努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强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刚性,积极稳妥推进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二是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以预算编审、执行考核、绩效分配、中期评估、结余管理、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覆盖县乡各级,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把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三是不断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重,强力推进公务卡强制结算,构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着力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快捷、高效、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完善配套措施,增强政府采购的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加强“三公”经费控制,坚持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标准,完善党政机关会议及工作人员外出经费管理办法,节省财政开支;加强车辆定编、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管理,减少公车开支。四是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健全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做好民生、“三农”等重点领域的财政监管和绩效考评,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和规范使用;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制度执行力,不断健全“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及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五是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争取纳入乡村公益性债务清理化解工作试点范围,建立政府债务良性循环机制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着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各位代表,做好201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乘风破浪,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决不懈怠,确保圆满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