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发展计划报告
  • 索引号: 000000000/2019-17395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null
  • 成文日期: 1473782400000
  • 发文字号: 〔〕
  • 体裁:

关于剑川县“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 剑川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 来源: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2011121日在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剑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杨仕华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县“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安排意见,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突出一个主题,抓住两个重点,推进三化进程,建设四个基地,培植五大支柱”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县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实现新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础。

㈠经济增长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9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2.90亿元,年均递增13.33%,超过规划目标3.33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由2005年的2.7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5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2.11亿元,年均递增22.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市场运行良好城乡市场繁荣兴旺,社会消费品零售由2005年的1.9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17亿元,年均递增16.8%,比规划高出9.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62010年分别是:101.8%102.9%102.8%99.9%104.23%,实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基本稳定的目标。

财政实力实现了新跨越。由2005年的6226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66 亿元,年均递增21.69%,比规划目标高出11.6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连续3年超过《纲要》规划增速目标和年度预定目标,由3609万元增长到9763万元,年均递增22.02%,超额完成了规划的目标。

外贸进出口总额2010年预计完成 5万美元,难以完成规划目标。主要原因是:我县有出口权的仅乳制品公司一家,但松茸等间接出口额较大,而统计口径未计算在内。

招商引资取得实质性突破。20062010年实际引进国内县外资金 10.8亿元,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㈡结构调整目标

三次产业发展比例由“十五”的31.5:37.5:31调整到2010年的25.6:44.6:29.82010年与2005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比预期目标更趋合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㈢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县总人口由2005年的17.04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7.78万人,年均递增0.85%,比规划低0.75个百分点,总人口控制在规划目标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控制在规划目标6.86‰以内。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土地整理,优化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使耕地面积保持稳定,耕地质量得到提升,耕地的占用得到有效控制。

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大力推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节能重点工程建设。2010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完成规划目标。

全县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由68.3%提高到70%,超额完成规划目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有序快速发展。

㈣人民生活目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77元增长到2356元,年均递增13.03%,比规划目标高出7.3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㈤社会发展目标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新增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50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9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12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1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8%以内。农村和城镇低保人数分别达18902人和3863人。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以来,我县组织实施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个,解决“学科技难”计划等23个州级项目,农民参加科技培训五年累计达6万人,科技成果逐年增多。教育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2%,初中毛入学率为99.5%,青壮年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中教育普及率均达到和超过规划目标。

文化、通讯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县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实施完成了25个“农家书屋”建设,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巩固了基层21个文化活动场地。2008年海门口遗址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全国6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同时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大力发展电视进村入户工作,全县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86%,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安装任务全面完成,共安装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4117套。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开展。成功创建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初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体系。连续3年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2010年达到了97.5%,参合农民受益率达100%,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加强,整体形象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加强,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7平方公里,新增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24.6%城镇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9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为4.34万人。

通过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外贸出口总额等个别指标不能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值,但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对全县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不大。这充分体现了“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宏观性和预见性,体现了规划编制“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地震、干旱等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工作目标,努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㈠经济发展稳定性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提高

全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全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 12.9亿元,同比增长13.55%以上,比计划目标高3.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3.3亿元,同比增长6.94%,比计划目标高0.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5.7亿元,同比增长 19.69%,比计划目标高7.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3.8亿元,同比增长10.3%,比计划目标高0.3个百分点。

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66亿元,同比增长16.11%,比计划目标高6.1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763万元,同比增长4.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55.08%,比计划目标高35.0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356元,增长15.21%,比计划目标高5.2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9亿元,比年初增长38.6%;各项贷款余额8.5亿元,比年初增长10.1%

㈡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改善,发展趋势向好

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明显改善,比例调整为25.6:44.6:29.8。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0.73 %。粮食总产达万7275万公斤,同比增长2%;收购烤烟 8万担,同比增长11.9%;大力发展核桃、林果、木器木雕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畜牧业预计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0.01%;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 亿元,同比增长19.17%,比计划目标高4.17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46.78 %全年生产水泥106万吨,增长5.04%,生铁7.99万吨,增长365.8%,电锌1.4万吨,增长220.1%,粗铜0.2万吨,增长100%,发电量7628万千瓦时,下降22.1%完成了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的任务。

㈢固定资产拉动性明显增长,经济活力增强

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增长55.08%,超额完成与州政府签订的责任目标,比州考核目标高35.08个百分点。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年内共有30个项目得到中央和省州发改委支持,共下达补助资金20354万元。老君山水库已累计完成投资10028.18万元;投资300万元完成了玉华水库西干渠防渗工程;总投资457万元,完成了双河水库二期、大干场水库二期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门诊大楼已经封顶;投资2811万元的县垃圾处理场已建成; 启动了总投资4496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腾龙新区开发项目兑现了1000万元征地补偿款;剑兰二级公路剑川段建设进展顺利;国道214线剑川过境一级公路年内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以大招商带动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突出效益型招商和务实招商。全年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9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亿元的123.7%

㈣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教育事业会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稳步运行,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两基”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不断发展。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全县高考上线率达99.04%,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总平均分高出全州36.45分,连续4年保持全州第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验收18个,竣工面积14154.08平方米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甸南狮河新农村示范村各项量化指标基本达到考核要求。与云南农业大学开展的“县校合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剑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旅游、卫生、文化、体育、计生等事业得到加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4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87亿元。完成了25个农家书屋建设,建成了9个农民健身路径和14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推进,参合率达97.52%。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6‰,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共安装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4117套。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农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困难的问题。

扩大就业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增就业121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8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控制在年度计划目标3.2%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支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资金3396.1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顺利启动实施,参保人数达5032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成效显著,累计纳入城镇低保对象3863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549.12万元,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8902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297.54万元。

认真落实国家惠民价格政策。认真贯彻国家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和烤烟收购价格政策。着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及时调整成品油等价格,有效疏导价格矛盾。积极开展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加强专项检查和市场巡查,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安定。

㈤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增加,群众得到实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9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完成投资957万元,受益人口6988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00万元,拆除重建700户。地震安全工程完成拆除重建200户,加固改造2000户。投资948.8万元,解决了1.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总投资1173万元的金华镇螳螂河和羊岑乡金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面完工,新增耕地面积1008亩。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小流域治理等涉农项目顺利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第四批20个村委会办公楼建设,选聘了21名大学生“村官”。扶贫工作得到加强。整村推进、以工代赈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劳务输出成效显著。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80人次,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低收入人口收入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

回顾“十一五”走过的路程,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较好。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二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困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加之农民工就业困难,保持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工业发展滞后,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矛盾突出。四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大,储备的大项目、好项目少,项目落地开工难。五是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刚性支出增多,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坚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加强统筹协调,强基础、快发展,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促和谐,努力将剑川建设成为国内品位较高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白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展示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试验区、大理州矿冶建材加工的重要基地。

㈡发展思路

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按照我州“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旅游二次创业生力军,滇西北城镇化建设领跑者,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先行者”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强化以交通和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城提升改造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以革命老区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为核心的扶贫开发建设,以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四个重点;培植提升矿冶、建筑建材、民族文化旅游、新能源、木器木雕五大支柱产业。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奋斗,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旅游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环境更加优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团结和谐,到2015年,确保GDP年均递增13%以上、力争15%,实现翻一番。“十二五”时期,重点围绕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生态环境、民生改善、资源利用六方面进行指标设置。

预期目标:

——GDP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达到15%以上;

——现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确保10%以上,力争达到15%以上;

——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年均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

——粮食总产量达7614万公斤,年均增长0.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15%以上;

——污染减排目标:SO2排放总量控制在860吨以内,削减 140吨 ,COD总量控制在500吨以内,削减50吨。

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25.644.629.8调整到22.447.829.8,三次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9%13.6%1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0%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形成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和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努力建设全方位多领域开放的格局。

社会进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科技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全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大发展;城乡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

居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人民生活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729元。

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四、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1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对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根据县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2011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坚持加快发展、争先发展不动摇,注重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发展,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促进城乡统筹,注重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注重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建议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5%;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上述主要预期目标的确定,综合分析了发展环境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既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发展的条件,体现了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要求相一致。为实现上述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应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㈠继续以项目工作为抓手,确保固定资产快速增长

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强化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工作为中心、项目工作以落实投资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意识,始终把项目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上报争取、资金筹集、督查管理、竣工验收五个环节的工作。加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项目工作,充分发挥大项目支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充分体现重点项目在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位,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2011年的重点项目建设在着力抓好以下七类项目的推进工作:一是能源方面。实现白马雪山风力发电场装机5万千瓦, 2011年电力建设中农网(城网)改造、输电线路架设和变电站建设按期竣工。二是交通方面。实现剑兰二级公路全面竣工,大丽高速公路剑川段、国道214线剑川过境一级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剑川县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石宝山至寺登街公路按期开工并正常推进,启动剑鹤公路改造、平甸公路(甸南至沙溪段)二级公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工业及产业化方面。尽快落实狮河木雕片区标准厂房用地,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上级支持启动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1年泡核桃基地建设年度任务。四是农田水利方面。着力抓好老君山水库续建工程、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安全饮水项目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金龙河治理项目的资金支持,开展螳螂河水库建设项目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社会事业方面。稳步推进县医院整体搬迁续建工程,早日开工档案馆库房建设和金华镇第二完小项目,完成剑川县文体中心征地、规划、可研等前期工作,剑川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可研编制工作。六是城镇建设方面。年内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工程和剑川县马登镇供水工程建设全面竣工,争取剑川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开展剑川县水阁潭片区改造开发、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恢复重建项目的前期工作。七是房地产方面。启动腾龙新区开发建设、城北农贸市场开发建设项目。八是招商引资方面。加大风电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力度,积极主动与投资方加强联系,推进项目加快实施;继续加强与有意向开发腾龙新区、水阁潭片区和城北农贸市场改造的客商进行沟通接洽,尽力促成项目成功落地。

㈡巩固工业趋稳回升势头,积极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为主线,积极引导企业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着力培育矿冶、建材、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抓好工业企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企业加快技改和新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启动实施云南国资水泥剑川公司滚压机技改项目、余热发电项目和鹏发公司2.5万吨电锌生产线技改项目。促成益云公司启动生产线流程设备升级和污水处理厂技改项目。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建材、矿冶等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完成州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㈢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完成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5%以上。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推进粮食安全工程建设,重点抓好1万亩小春作物多样性栽培、1.5万亩冬早马铃薯、1万亩秋蚕豆和1万亩油菜种植。实现粮食生产增长2%以上。全面完成烤烟收购任务。加快畜牧业发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好标准化养殖,出栏生猪18.5万头、肉牛4.6万头、肉羊9.9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3.4亿元。完成新种植泡核桃13.81万亩、中低产林改造6.5万亩、华山松基地建设6.9万亩建设任务,争取公益林建设4万亩。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老君山水库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等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烟水配套、人畜饮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深入实施“千村推进万户脱贫”工程,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和劳动力培训转移为重点,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㈣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扩大城乡居民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改善城乡消费环境,继续落实好国家家电、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不断拓宽居民消费。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认真做好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着力搭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旅游市场。稳步推进沙溪生态旅游集镇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将海门口遗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力争旅游业有新突破。切实做好老君山旅游开发的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等服务业。引导提升市政公用服务、餐饮旅馆业、社区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有效疏导价格矛盾,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预测,积极应对和防止价格异常波动。加大对涉农涉企、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价格和收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严肃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行为。扎实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㈤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能力

大力培植税源,不断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完善税收征管激励机制,强化税源管理和监控,严防税收流失,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总收入增长15%。着力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及时足额缴入国库。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力争得到上级财政更多的财政性转移支付补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及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督,严格执行预算约束,严肃财经纪律,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

认真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不断提高金融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强银政联动,做好资金安排与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对接工作,保证扩大内需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大对扩大消费、民生工程、“三农”、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扩大就业、技术改造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㈥继续抓好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扩大对外开放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巩固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巩固主体改革成果。加快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抓住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等重大机遇,完善和落实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大力推介我县优势资源及特色农产品,加强与外来企业的战略合作,全年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亿元的目标。

㈦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两基”整体水平,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和引进医疗人才,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附属工程和马登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使“五保”老人入住进行集中供养。继续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申报争取工作,力争解决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巩固低生育水平,提高新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加快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做好与云南农大“县校合作”各项工作,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力争启动10个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推进网吧、娱乐等行业自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民体质,加快县乡体育设施建设。

促进就业再就业。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广开就业门路,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121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80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节约型社会。搞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保障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重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切实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行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巩固平安剑川创建成果。进一步做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严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巩固平安剑川创建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奠基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抢抓机遇,实现全县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县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